文化

首页>文化>民俗

打造创意展示新舞台 拥抱创新创业的春天

   光明网讯(记者 潘兴彪)奋进新时代,创意赢未来。7月31日,随着非遗及IP开发行业复赛在丰台区石榴中心竹海科技园区成功举办,“2018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北京赛区复赛圆满收官。

  用空气洗手、在指甲上写诗、让京剧摇滚、将影院戴头上……在复赛上出现的一个个创意十足的“新鲜玩意儿”,既让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过目难忘。

  自6月20日首场赛事在朝阳区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拉开序幕以来,北京赛区在全市范围内的19个分赛场举行了41场初赛,超过60家众创空间和产业园区参与并配合,近200位专家评委参与项目的筛选和评审。

  在复赛阶段,大赛组委会更加注重比赛的公正性、权威性、专业性。每场比赛的7名评委由组委会从专家库中抽取的3名行业专家、2名创业导师和2名投资人组成。比赛现场另配备2名赛事督导员监督,确保赛事各环节的公正、公开、公平。复赛路演过程中,创业团队全力以赴,演示现场气氛热烈,优质项目不断涌现。

  目前,除北京赛区外,十堰、海南、台湾、保定、天津、衢州等赛区也先后开赛。当地创业者踊跃参与,30余家机构为大赛提供各类支持,有效地推进了各大赛区之间的同频共振,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优势互补。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创意创新,对于当今新时代,正逢其时。

  “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

  ——创意的源泉在这里汇聚

  最热烈的掌声,留给最优秀的创意。

  “指尖上的中国”项目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图腾纹样与美甲技艺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呈现,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其实很多人都关注咱们的传统文化,它们有意义,但有些时候可能缺少一点点趣味性,显得不那么接地气。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项目创始人王鹏说。

  谈起创建项目的灵感,王鹏告诉记者,一次去海底捞吃饭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排队做美甲,美甲图案主打的都是日韩和法国风格,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能是我们中国自己的风格呢?于是便想尝试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一次跨界创新,“我虽然不懂美甲,但我懂设计,更重要的是懂女人。”

  不仅充满现代感的美甲,有了好的创意,连晦涩难懂的历史故事也能变得让人喜闻乐见。

  来自凯天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的动画电影《勾云之星•三星堆》堪称一部令人震撼的大制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探秘地心文化的动漫作品。作品将“三星堆”这个文化符号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输出,很快抓住了年轻观众的眼球,赢得了他们的喜爱。

  为增强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度,主创团队在配备上采用中国文化权威导演加国际团队合作的模式。“与国际主创团队的合作只是‘皮’,中国传统文化是‘心’,我们必须控制‘心’是我们自己的。”

  对于选择三星堆这个题材的缘由,凯天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志鹏介绍说,中国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故事,并非现代人开玩笑说的“中国只有一个半IP,一个是‘西游',半个是‘三国'”。我们最终选择三星堆是因为它的造型很棒,美术符号特别强大,适合用美术片来展示。

  “《勾云之星•三星堆》与其说是一部动画电影,不如说是一次‘文化走出去'模式的一次尝试、一次探索。”董志鹏说,之所以为电影命名“勾云之星•三星堆”而非“三星堆传奇”之类,是希望未来能以新IP拉动老IP的方式,做出“勾云之星”系列。下一步他们公司还会尝试开发楼兰古城、西夏王陵、河姆渡遗址、山海经、马王堆遗址、尼雅文明等一系列中国古文明的符号,期待用这种方式让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故事走出去,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让美好走进生活”

  ——创新的动力在这里提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每一个计划旅行的人都会关心未来的旅行体验,那么提前做点旅行攻略就必不可少。从传统的线路介绍到后来的纸质版旅行指南,再到现在使用最多的网络版游客游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外出旅行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除了这些传统的旅行攻略,如今,来自北京旭日大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可视化旅行指南”为人们提供了又一种选择。

  “可视化旅行指南实现看得见的旅行,让你在旅行途中遇见最好的自己。”北京旭日大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CEO王旭东说。

  “可视化旅行指南”项目推出的《世界多美丽》栏目用旅游节目长视频、VR旅游视频以及旅游段视频的方式替游客到旅游目的地实地做攻略。《世界多美丽》至今已拍摄长视频600多期、短视频2200多期、VR视频100多期。栏目迄今拍摄过80多个国家,探访过1000多个目的地,累积拍摄素材500000分钟,年播放量达12亿次。

  “时间碎片化催生视频时代来临,内容遴选升级助推旅行资源视频化。” 《世界多美丽》栏目负责人严风说,视频化旅行攻略告别文字和图片,以视频形态还原旅行目的地最真实的场景,让游客实现看得见的旅行,尽可能帮游客收获最好的旅行体验。

  除了旅行体验,观影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为人们所看重。看电影得去电影院人所共知,而到电影院观影必然要受时间和场地的双重限制,无法满足日常碎片化时间内的观影需求。将影院戴头上可以随时随地看电影肯定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参赛项目“眼幕”帮人们实现了这一梦想。“眼幕”将智能穿戴和电影产业相结合,让观众能实现“躺在家里看电影”,既打破了实体影院的场地空间限制,又弥补了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一些不足。

  “‘眼幕'采用最舒适的皮料和最轻质的材质,让面部受到的压力更小,使得长时间观影成为可能。它同时也支持屈光调节,以方便不同的人群使用。”项目负责人、大家观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赵伦向记者介绍,项目构想阶段曾对国内外的VR产品进行过很多调研,发现内容是他们最大的短板,现有设备中的内容多为网络上下载的老旧内容,难以吸引用户。“眼幕”已经与一些央企达成影片版权的合作,获得了更多具有正规版权的内容。底层保密技术与后台数据管理确保影片版权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扫码付费观影模式也与现代人们的消费习惯相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眼幕”的设备已获中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强大的技术优势也赢得现场评委的青睐。

  “近距离的高清享受营造出私人影院的观影环境,全新的沉浸式观感会给观众提供一种非凡体验。未来,我们将把‘眼幕'作为传统院线的补充,更多投放到一些院线到不了的地方,让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赵伦说。

  “从定制一款衣服到定制一种生活态度”

  ——创造的激情在这里回荡

  逛街买衣服时,你也许会遇到这类难题:你喜欢一件衣服的颜色但不喜欢它的款式,或者你喜欢一件衣服的设计风格但不喜欢它的做工,又或者你喜欢一件衣服的面料但不喜欢它领子的样式……

  “我们虽然生产了1200多个SKU,但仍然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制需求。”北京门道科技有限公司推广总监杨紫童说,为了应对客户日益多元化的订制需求,“星衣尚新中式定制”项目应运而生。

  “星衣尚新中式定制”项目由一群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创立,是以“互联网+新中式订制+服务”为特色的文化时装体验空间。

  “我们给用户提供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新中式元素的数据库和素材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例如,用户想做一件旗袍,她可以在数据库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型、袖口、版型、分割线等元素进行自由地组合,最后设计成自己心仪的旗袍。”杨紫童告诉记者,“我们不仅是定制一款衣服,我们定制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仅人们的日常着装,古老的结绳技艺搭上创意的快车也能创造出“网红产品”。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在古代,绳结是神圣的,人们相信神灵的心灵会寄居于接扣。因而,绳结在古时被认为具有招福、纳祥的作用。

  “结绳系饰”项目以绳为载体,以结文化为核心,以传统结绳文化为支撑,研发出100多种结绳技艺。产品辅以匠心独具的灵感,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纯手工打造,受到顾客的极大欢迎。

  谈起与结绳的渊源,“结绳系饰”项目负责人陈信告诉记者,2004年的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加上自己的喜好,开了一家7平方米左右的小店。从2004年到2014年,用了10年时间专心卖绳子,并且将绳子卖成了人气商品。“当时,顾客如果想到我们小店编一条绳子需要等待4个多小时,而小店一天的营业时间也就11个小时”。

  看到生意实在太好,陈信后来注册了“结绳记”的品牌,又网罗了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专注于结绳技艺的研发和推广。

  “结绳为记,寄你所愿;以绳为念,结你所愿。”

  得益于多年的潜心经营,如今,一根小小的绳子每年给他们带来的销售额高达5300万元。

  “培育扶持小而优文创企业是举办大赛的初心”

  ——创业的信心在这里增强

  一个个圆鼓鼓的葫芦在常人眼中不过是寻常物件,而在廉毅翔和他的创业团队眼中,却是“无价之宝”。2011年,廉毅翔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来到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从此与老北京火绘葫芦结下不解之缘。一把烙铁,再加上创意和手艺,一个个普通的葫芦被打造成价值不菲的工艺品。

  说起来,葫芦还是廉毅翔的“媒人”。廉毅翔因葫芦结识了“牛氏火绘葫芦”第四代传承人牛成果老先生,继而拜师学艺,而后又和牛成果的女儿喜结良缘,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事业爱情双丰收后,廉毅翔更是干劲十足。如今,廉毅翔团队的葫芦工艺品年销售额已达300万元,并且呈快速增长之势。

  “葫芦对我们来说,现在不仅仅是工艺品,更多的是文化传播以及人们情感寄托的一个载体。中国葫芦文化有太多的地方可供挖掘,未来我们还计划开发一些葫芦的功能性器具。这次文创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寻找资源、寻找渠道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大赛组委会对我们的帮扶快速成长起来。”廉毅翔说。

  以廉毅翔为代表的创业者们的需求与本次大赛举办的初衷可谓不谋而和。

  “比赛不是目的,培育扶持小而优文创企业才是举办大赛的初心。”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这样强调北京文创大赛的定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大赛启动之初,针对文创企业的发展需求,大赛组委会纵向深挖企业成长问题,开展深层次、多角度的专业服务;横向联合各类金融及投融资机构,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由9家银行联合9家投资机构携手搭建的大赛“投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中小微文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为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

  “文创大赛就是要发现更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扶上马再送一程,将入围项目打造成为具有投资价值、市场空间和产业能力的优质IP,让一个初创企业,在大赛平台上一步步成长为创业瞪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