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南京:扶持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支农惠农,振兴有我。6月27日、29日,南京市委组织部组织市、区农业农村局,市、区商务局,市国资委,南京银行等17家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50多名党员专业志愿者,开展“喜迎二十大、志愿建新功——南京党员专业志愿者服务基层行”系列活动之“振兴有我”聚力行动。在六合区的田间地头、高淳区的池埂塘边,党员专业志愿者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讲,汇聚技术、资金等资源助力当地蔬菜、水产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铁杆”志愿者,把养殖课堂开到池埂塘边

  6月29日上午,来自市、区农业农村局和市国资委、南京银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23名党员专业志愿者,实地调研高淳区砖墙镇相北村水产基地,为该村水产养殖特色产业献计献策。

  上午10点半,相北村圩区广阔的水面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无遮无拦的池埂塘边热浪扑面而来。市水产科学研究所5名党员专业志愿者顶着烈日,把水产养殖课堂开到了现场。该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周国勤顾不上擦拭满头大汗,手把手向养殖户们传授蟹苗、青虾苗新品种的引育技术,指导虾蟹混养新模式的科学路径。

  周国勤从事党员专业志愿服务工作已有14年之久。“2008年市委组织部成立南京党员专业志愿服务平台时,我就报名成为第一批党员专业志愿者,当时是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2016年拓展至线下以来,我已连续第6年参加了。”作为“铁杆”志愿者,周国勤感到很自豪。

  活动当天,周国勤对当地现有水产养殖模式进行“把脉会诊”,发现苗种品质不高,养殖模式单一,造成产量低、产值低,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周国勤随即给出4条改进建议:“一是必须改变现有单一养殖模式,推广蟹加青虾、蟹加小龙虾两个高效混养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引进‘诺亚1号’河蟹良种和‘太湖3号’青虾良种,建立河蟹、青虾良种繁育基地;三是依托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高淳基地,开展河蟹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示范;四是新建冷库仓库,作为河蟹饵料的保藏车间。”下一步,市水科所将组建科技团队驻点帮扶,并常态化开展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技术培训。

  金融赋能,为水产养殖注入发展“活水”

  高淳区砖墙镇相北村经济较为薄弱,广大农户以螃蟹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个体螃蟹养殖成本高、利润低,加上受市场冲击,近年来养殖户亏损现象较为普遍。

  相北村第一书记唐仆通过深入调研,与村干部一起提出相北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即:自主培育蟹、青虾苗种,打造高标准科技水产养殖基地,建立省级青虾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设立一处专家工作站,一处田间课堂等。“我们希望通过生态化改造160亩蟹塘,引入差异化、多元化水产养殖业态,在水产养殖产业链中创造多个可盈利环节,这样既可以降低单一养殖的风险,还能带动村里4800多亩水产养殖形成规模效应,为农户创造更多收益。”唐仆说。

  当天活动现场,南京银行还向5户水产养殖户发放了纯信用、低利率的“蟹农贷”款项58万元。“我家打理30亩蟹塘,今年螃蟹饲料价格涨了不少,这笔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相北村螃蟹养殖户卞中玉说,他还希望螃蟹销售渠道能够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结合高淳区域经济特点,聚焦乡村振兴、助农惠农等领域,南京银行高淳支行积极发挥金融企业的助推作用。”党员专业志愿者、南京银行南京分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仲铁军说,“蟹农贷”是南京银行为高淳螃蟹养殖户量身打造的低门槛、纯信用、低利率的经营贷款,将为螃蟹养殖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南京银行还在整个产品生态链上嫁接专业理财、鑫E商城—乡村振兴版等金融增值服务。

  “能人”组团服务,开出蔬菜产业发展“良方”

  “你看这个红色的,就是土壤酸化的表现,再连续栽的话,番茄就会长不好,会影响产量……”6月27日,党员专业志愿者、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猷刚来到六合区龙袍街道平原村,为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二宝做技术指导,还不忘叮嘱道:“你这个上面还有根结线虫,这个除了用漫水闷棚的方式,还可以用高温闷棚技术,这个方法大概能杀死75%的虫子,效果更好。”

  当天,南京党员专业志愿者服务基层行走进六合区,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南京银行等单位近30名党员专业志愿者集中“问诊”龙袍街道平原村蔬菜产业发展,从苗种培育、种植技术、农机维修、产品包装、品牌树立、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帮扶指导。

  平原村第一书记顾超来自南京银行,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他一直想把村里的蔬菜产业做优做强。“平原村蔬菜种植面积近3000亩,虽然规模大,但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顾超说,党员专业志愿者们经过几次调研摸排,找到了症结所在,主要是缺乏技术支撑和销售渠道。

  活动中,党员专业志愿者们走进东沟现代循环农业园、蕊菜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种植技术现场指导。针对蔬菜种植技术瓶颈,党员专业志愿者、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柏广利给出了一连串发展思路:“引进保温效果更好的宽体大棚进行蔬菜反季节生产,实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采用效果更佳的石灰氮高温闷棚,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持续帮扶平原村建立特优高效的蔬菜种植模式,带动当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除了解决种植难题,党员专业志愿者们还为平原村送去了“销售大礼包”“金融大礼包”。市商务局联系大型电商平台与平原村签订了包销协议,平原村的蔬果将源源不断送进市区各大超市、农贸市场、机关食堂。南京银行为平原村带去了“鑫金融·心惠农”项目,为村民扩大种植规模提供资金支持。

  顾超看到这么多党员专业志愿者为平原村发展出谋划策,还从技术、销售、资金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持,他信心满满,表示一定要把这个“绿色产业”做优做强,带动更多村民致富。(马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896
收藏
分享